雷锋精神的坚守:在不公面前,我们该如何选择?

浏览: 作者:法治天道 来源:头条 时间:2025-02-19 分类:纪检监察
后来的经历1992年,徐新成因举报如皋市葛市乡政府公章被盗用以及诈骗金洞林场木材的行为,遭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打击报复

2025年2月15日,江苏南通——“如果你看到不公正

的事情,你还会像雷锋一样勇敢站出来吗?”这是徐

新成在过去30多年里一直在思考和践行的问题。作

为一名普通的南通市民,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雷

锋精神,却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个人经历与专业背景


1


1986年,19岁的徐新成被江安区委从学校召回,安排

到家乡从事会计工作。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

责任心,他参与了乡

镇企业审计、户籍整理等工作,并多次负责身份

照拍摄登记,积累了丰富经验。1987年初,徐新

成受葛市乡党委委托,接待上

海纪检组对账目的审查。在一次深夜值班中,他成功

救助了陪伴自己值班的农大老校长滕裕泉老人。当时,

他是南通市唯一能够使用dBASE III编写数据库的会计

工作者。

1990年,他担任葛市乡人口普查汇总负责人,成绩位

列全南通市第一,被推荐入党并参加了入党宣誓活动。


后来的经历1992年,徐新成因举报如皋市葛市乡政府

公章被盗用以及诈骗金洞林场木材的行为,遭到当地

党委政府的打击报复。

他被强行调离会计岗位,安排到车间日夜轮班,被冠

以“会写人民来信”的不实之名,被视为“与众不同”的人,

从而失去了会计生涯,重新要求入党也被搁置。此后,

1995年,该乡政府公章再次被盗,未报案侦查,甚至

被非法刻制成“如皋市葛市鄉人民政府”,至今未公开处

理,国家木材也未入国库。


失去工作后,徐新成进入一家外来企业工作,负责采

购和外发加工等业务。这一岗位在外界看来往往容易

接触到各种利益诱惑,但他始终坚守原则,拒绝一切

不正当的送礼行为,凭借正直的品行赢得了老总的充

分信任。然而,从25岁起,他因种种原因无法继续在

原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工作,这让他深感遗憾。


 法律与程序的困境


2


 自1992年起,徐新成通过信访渠道反映问题,但30多

年来,他的诉求始终未能得到彻底解决。2023年,南

通市人民政府在《信

访事项告知书》(通政信核告[2023]6号)中明确表示,

徐新成的诉求涉及信息查询、检举控告及党内法规政策

调整范畴,不适用信访复查复核程序。2024年,徐新成

向南通市人民政府申

请行政复议(复议号:[2024]通行复第427号),但被以“

不符合行政复议范围”为由驳回。


雷锋精神的坚守



3


徐新成一生践行雷锋精神,始终秉持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原

则,积极维护公共利益。他的行为不仅体现了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

,也彰显了公民在面对不公正现象时应有的勇气和责任感。然而,

他的正义之举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支持和回应,反而让他陷入了

长达30多年的困境。


“我的人品和责任心与我的家庭密切相关。我的父亲徐永浩是如皋最

年长的爱心大使,今年已经98岁高龄,母亲也已99岁。他们

用一生的善举和奉献精神深深影响了我,让我从小就懂得了什么是

责任,什么是奉献。”徐新成说,“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唤起

更多人的勇气和责任感,共同为维护社会正义贡献力量。”


呼吁与展望徐新成表示,他将继续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并呼

吁相关部门重视信访与司法程序之间的衔接问题,以更好地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4


“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徐新

成说,“我一生践行雷锋精神,却因维护正义而陷入困境。我

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经历,唤起更多人的勇气和责任感,共同维护社会

正义。”


结语


徐新成的案例不仅是个人的困境,更反映了当前信访与司法程序衔接中

的普遍问题。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如何更好地保障公民

的合法权益,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即将

到来之际,徐新成的故事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时,我们

是否还有勇气像雷锋一样站出来,维护正义?本网继续关注。


来源:法制与经济视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