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传统好作风依然是制胜的关键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12-02 分类:平安中国
2018年,国博举办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参观,并要求通过展览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

来源:2021年第六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风雨苍黄百年路。学习党史,是唤醒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磨砺,也是将好传统、好作风带进新征程的再出发。从南湖红船到井冈山,从中南海到国家博物馆,让我们来听听代表委员讲述经过岁月沉淀更加动人的红色故事……

 


前辈的好作风是无声的力量

全国两会之际,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周恩来侄女周秉建。在阳光投下来的斑驳光影中,周委员深情回忆了周恩来同志、邓颖超同志在生活中对她深远的影响,并由此讲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在两会这个平台上尽好自己的一份责任。

“我们家的家风不是写在纸上的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融入了生活的点滴细节之中。”

问:在与周恩来同志相处的时间里,您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东西?

答:在我的印象中,伯伯永远是忙碌的,他的时间都用来忙于党和国家工作。伯母曾经认真地告诉我们:“你们的伯伯是国家的总理,不是周家的总理。”伯伯没有时间专门坐下来对我们进行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照顾都是由伯母在负责,但他对我们的影响始终都体现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

伯伯对我们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不允许搞特殊,要守规矩。建国前伯伯投身革命,他担心亲属会受到牵连,所以我父亲一直用“同宇”这个名字;建国后,伯伯仍然专门交代,不允许亲属说出与他的关系,这时却是为了避免受到特殊照顾。所以我们在填写有关表格时一般都不会提到伯伯,我只有在入党志愿书上才如实填写。

记得小时候,过节期间去西花厅看伯伯时,曾经有过留影,后来在一些公开的画册里,文字介绍都是“周恩来总理及其工作人员子女合影”,从不会提及我们的亲属身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我们家里人参加有关伯伯的一些纪念活动,合影的时候,各自都自觉地站到旁边或者后面,从不往前挤、站到突出位置,这好像成了一种习惯。

伯伯、伯母对我们要求有多严呢?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我的一个姐姐去看她一个同样住在中南海的同学,可是伯母要求她不能直接从院子里过去,要先出中南海,然后按照出入规定,从大门重新填写会客单才能进去,非常严格。


 

问:您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受周恩来同志影响大吗?

答:当然了。伯伯对我的另一个影响就是过老百姓的生活、融入到群众中去。记得在1967年11月,我和哥哥周秉和所在的学校都有同学到北大荒农场去,伯母问你们俩为什么没有报名,我们都说以后想参军,伯母很认真地对我们俩说:“你们也应该向那些同学学习,去农村去边疆。”而伯伯也一直希望周家的孩子们能够到基层去,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所以我去内蒙古插队前,伯伯特意为我饯行,他还很高兴地说,我坚决支持你到内蒙古去落户安家,你要向当地的蒙古族牧民学习,记住党的民族政策。这句话我铭记于心。

1972年,我回北京探亲。伯伯问我,你今年多大了啊,我说19岁了,他说:“秉建,你能不能就在内蒙古找一个普通牧民家的青年呢。”当时我也很痛快地答应了。我把这次见面称为“犹如父女般的约定”,但很遗憾伯伯没有亲眼看到。那时我哪里会知道,当时他已经深知自己身患重病,他也是在对我的未来做一个安排。

再后来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75年与伯伯的最后一次通话。当时大队里和我一批插队的知青都走了,看到这种情况牧民们也都很关心我,说你有机会去上学读书吧。伯伯那时已经住院快一年了,我一直想回去给伯伯陪床照顾他,也顺便可以征求一下伯伯的意见。但我作为小辈的一个普通想法却没有实现。回到北京后,伯母对我说,去看望你伯伯中央是有规定的,你是不可以去的。在伯伯身体可以的情况下,可以让你跟他通一次电话。

在通话中,伯伯对我想上学提升自己的想法给予了赞同和支持。说了一会话,伯母告诉我,伯伯躺在床上和你说电话,时间长了手会发抖的,于是我就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挂了电话,伯母说,你上学我也支持,但是毕业后还是要回牧区。我说,没问题。伯伯、伯母的叮嘱我一直记在心里。1978年毕业后,学校让我留校,但我坚持回到牧区工作,到结婚后才调到呼和浩特,一直在内蒙生活了27年。所以说,周家的家风没有什么大道理,但却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着我们。

“把优良作风代代相传”

问:周恩来同志身上还有哪些地方打动您、影响着您?

答:让我十分敬佩的是他对党对人民真挚的爱,真的是把自己全身心地奉献出去。伯伯的秘书告诉我:“你伯伯在患病后依然坚持工作,到后期病已经很重了,从外边回西花厅下车后都是靠在我的身上,一步一步拖着走回屋里。但进门之后,他又马上坐在办公桌前处理公务。”伯伯把自己完全地彻底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以至去世后都把骨灰撒到祖国的江河大地上。

比起伯伯来,我们这些小辈算什么呀。对我们来说就是要以伯伯为榜样,像他一样在工作上尽职尽责,把事情做好。

问:这次两会您准备了什么提案?

答:这次我准备了几个提案,其中提交了《关于重申修订〈草原法〉的提案》。持续关注草原保护,一直是我履职以来的提案重点,这也是我对牧民老乡的一种情结。国家困难时期,草原人民以博大的胸襟接纳和哺育了3000多孤儿,对插队的知青也视为自家孩子,给予关爱和帮助。现在经济发展起来了,应该更多回报他们。

牧区老乡也会在微信中与我沟通信息,我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通过两会这个平台多为他们办点实事。

问:您对您的孩子是怎么教育的?

答:我对孩子周日和要求还是比较严的。在他上高中时,我就给他提出过:自食其力、遵纪守法、注意安全、社会担当,一共16个字。我还跟他说不管你以后是捡破烂还是当富翁,都得靠自己,我们也都是靠自己过来的。

去年疫情刚暴发时,我儿子就和朋友在全球搜集、捐赠口罩等抗疫物资,发往疫情严重地区。虽然数量不多,但尽了自己的力量,也是代表周家后人为国家、社会做一件善事。

“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经常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才不会丢掉初心”

问: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对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您是如何看待的?

答:习近平总书记抓全面从严治党可以说是步步深入,从出台八项规定管住吃喝问题入手,到严厉正风反腐,同时在党内开展几次集中教育,一步一个脚印,加强了党的建设。

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党有9100多万党员,对每一个党员来说,不是说组织上入了党,就真的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入了党。往前走,总要经常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才不会丢掉初心。

我们党有三大优良传统——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我觉得要继承这三大优良传统,都需要大力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脱离群众和实际的行为。不能每一级干部都想搞顶层设计,党中央作了顶层设计,下面就应该一级一级好好去落实,少说官话,多点实际,把任务完成好,让老百姓满意,这样才能够把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承下来。(本刊记者黄月采访整理)

 


为讲好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的故事贡献国博力量

庆祝建党百年是国博当前的头等大事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庆祝建党百年这件大事、喜事中发挥应有作用,是国家博物馆今年的重要工作。

国博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果的重要平台。充分挖掘馆藏文物、展览、专家资源,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为党的百年大庆记载伟业、展示辉煌,是国家博物馆的光荣使命。

2018年,国博举办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参观,并要求通过展览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展览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教育方式,对于讲好我们党的好故事、延续党的好传统、弘扬党的好作风意义重大。党的百年诞辰即将到来,积极承办和主办主题展览,履行国家大馆职责使命,确保政治安全,是国博事业发展的关键指引。我们要将庆祝建党百年当作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将这一壮阔史诗生动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

以异彩纷呈的形式述说百年辉煌

庆祝建党百年活动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将充分利用珍贵文物、艺术品、图片及影像资料等馆藏资源,紧扣党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要人物,精心策划推出“脱贫攻坚  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等精品展览,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丰功伟绩。

行进至百年,岁月多峥嵘。见证历史的珍贵物品在我们的馆藏中已有不少,但是对办好庆祝活动来说还有差距。为此,我们开展了党史文物征集工作。以脱贫攻坚、功勋人物、“五年规划”科技成就、老照片老相册等为主题开展系列征集,将代表性物证收藏入馆,填补馆藏空白,力争突出党领导人民在各领域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我们的筹备不仅在线下,线上内容也十分丰富。我们坚持“移动优先”,让党史文物在线活态传播。届时,云端国博会推出建党百年专题页面,我们还会精心打造“国博典藏党史物语”品牌栏目等系列融媒体传播,并持续运营“来国博看中国学党史”超话,让文物“活”起来。

收集展示时代物证来振奋民族精神

在国博展览大厅内,有这样一张油画,时常让参观者驻足凝视沉思。画中乌云和曙光对比鲜明,天气的沉闷更烘托出人物眼神的坚毅。这是何红舟、黄发祥创作的《启航——中共一大会议》。

这件具有标志性纪念意义的文物,总能把人的思绪引向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都能在国博藏品中得到展现。

《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一张写有“六项注意”的红军包袱皮、一艘渡江战役的先锋船……新中国成立后,记录时代的物证更加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一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一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席槌”……这些展品铭记着我们党和国家的过往,珍藏着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也照耀着新征程前进的道路。庆祝建党百年,国博定将发挥应有作用,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本刊记者董菲晨采访整理)

 


弘扬红船精神  守好红色根脉

南湖革命纪念馆是一个综合性场馆,但重点讲述的还是中共一大和南湖会议。当年,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大党诞生在了一艘小船上,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也开启了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走向国家富强、迈向伟大复兴的壮阔航程。

百年党史,内涵极其深厚丰富。如何让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在新时代依然能够绽放光芒、影响年轻人,是我们作为党史宣讲员需要与时俱进学习的内容。观众不只想看到展板上的东西,更希望听到展品背后的故事,这就要求我们多做功课。现在我的工作更多的是培训年轻讲解员,共同研究相关党史书籍、了解党史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运用在讲解当中。

2019年9月,我在南湖边偶遇了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党员,他说自己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来到南湖看一下红船,看一下党的起点。老一辈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夺取革命胜利,新时代共产党人夙兴夜寐是为了走向复兴。一百年前,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中国青年在南湖小船上点起了星星之火,作为当代青年人,更需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   左香云

把井冈山精神发扬在乡村振兴中

我是红军烈士的后代,从小听着红军故事长大。我的太爷爷左桂林早年为了躲避战乱,从湖南逃到井冈山神山村,当时又穷又苦,连活着都是个问题。后来是毛主席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搞起了土地革命,我的太爷爷才吃上了饱饭。

当时已经56岁的太爷爷受到感召决定加入工农革命军,被编入红四军第三十二团。后来革命形势日益严峻,红军主力逐渐撤离井冈山,他作为殿后力量继续战斗。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和群众转移,不幸中弹牺牲。太爷爷的故事在我们家族流传着,让我们从小就有一种使命感。

虽然是革命老区,但贫穷一度是我们神山村的标签。初中毕业后,我也随大流去了广东务工谋生,但背井离乡久了,心里总不是个滋味儿,还是决定回家乡闯一闯,看能不能为改变家乡面貌做点什么。

毛竹是我们神山村的宝贝,成山连片,当年红军就是利用这个竹子做成竹钉阵给敌人设下埋伏。我想着自己作为红军的后代,应该带领大家一起共同致富,于是打起了竹子的主意。我专程到浙江学习竹制品加工技术,借钱购买了一台机器开始了作坊生产经营。因为没销路、技术差,一度陷入困境,但想想当年红军那种竹子一样坚韧不拔的精神,咬咬牙就坚持下来了。

为了打开销路,我开始硬着头皮学习使用互联网,通过网上销售竹制品,很快解决了销路问题。慢慢通过改进技术、开发产品,让满山的竹子成为脱贫致富的宝贝。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迎风冒雪,带着党中央的深情厚谊亲临神山村视察,与我们促膝谈心、嘘寒问暖。总书记到我家里,详细观看了解竹制品深加工,鼓励我继续利用毛竹资源带领当地群众一起致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给了我无穷的动力。

后来,村里的名气大了起来,旅游也慢慢发展起来了。大家都借助东风搞民宿、卖土特产。2020年,我们神山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8万元。16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5户打起了糍粑,个个都吃上了“旅游饭”。

当年红军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过上好日子,我们后辈可不能松劲儿!今年我的建议是关于用互联网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希望所有乡亲们都能向着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迈进。(刘清协助采访整理)


声明  转载